中止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及注意事项
签订合同是为了规范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,以及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。但是在众多的合同履行当中,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某些合同履行过程中,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不得不选择暂停根据后续情况来决定处理,那么中止履行合同后续处理是怎样的呢?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?
一、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:
我国《合同法》第六十八条规定,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,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可以中止履行:
(一)、经营状况严重恶化;
(二)、转移财产、抽逃资金,以逃避债务;
(三)、丧失商业信誉;
(四)、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。
此外,根据《合同法》第六十九条的规定,当事人依照以上情形中止履行合同的,应当及时通知对方。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,应当恢复履行。中止履行后,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,中止履行的一方有权解除合同。
二、中止履行合同后续是怎样处理的
(一)、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,应当承担违约责任。中止履行是对合同正在履行过程中,因为一定的原因,需要中止正在履行的合同的情况。中止执行只是将履行的义务延后处理的一种情况。
(二)、合同当事人一方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确切证据时,可以暂时中止履行合同,但是应当立即通知另一方,当另一方对履行合同提供了适当担保时,中止履行的一方应当恢复履行合同。中止履行后,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,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。
三、中止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
(一)、承担违约责任、损害赔偿责任
当事人一方必须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义务,才能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,而不能无根据地怀疑对方不能履行合同。当事人如果没有确切证据而擅自中止合同,要承担违约责任。给对方造成损失的,还要承担赔偿责任。
(二)、继续履行合同
一旦对方提供了适当履行担保时,暂时中止履行的一方就应继续履行合同。适当担保,是指银行或其他担保人担保,给付履约保证金(定金),抵押担保等。当对方提供上述形式的担保时,即可认为是适当担保,中止的一方应当继续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。
四、中止履行合同注意事项
中止履行合同是指暂时停止,而不是永远终止履行合同,为此,应注意以下两点:
(一)、当事人一方必须有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确切证据,方可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,而不能无根据地怀疑对方不能履行合同,无确切证据而擅自中止合同的一方应负违反合同的责任(如:特定的标的已经灭失或转移、对方丧失清偿能力、对方所属国家因发生战争或政府实行封锁禁运等,都有可能成为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确切证据)。
(二)、一旦对方提供了适当履行担保时,暂时中止履行的一方就应继续履行合同。适当担保,是指银行或其他担保人担保,给付履约保证金(定金),抵押担保等。当对方提供上述形式的担保时,即可认为是适当担保,中止的一方应当继续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。